紅色箭頭索引 Kiss99.Net 陪您一起交流成長…
Hi, Friend 歡迎您! 訪客登入說明 關鍵字: 組態:html
統計資料
文章: 1606 篇
回應: 1703 篇
分類: 12 輯
隱藏: 2 篇
推薦: 111 次
好友: 9 人
待審: 0 人
訪客: 6416405
在線: 15 人
分類:普遍級 雅文共賞
Hits:880 回應:0 推薦:0
引言:台灣人 2004/01/03 11:45
荷蘭ING的一些人與三兩事
--------------------------------------------------------------------------------

七四七巨大輪圈著陸的聲音,搖醒了我們這群亞洲客,6點鐘的阿姆斯特丹Schiphol機場,天光猶未明亮,高速公路上已是滿滿車流。
和年輕時代純粹增廣見聞與激情shopping的動機不同,每一次或採訪或小休假的旅行,其實都是自己解惑的動機強過一切——假如台灣國民所得要超過2萬美元,由歐洲人身上看到的啟迪,應該要比由老美身上去看多得多吧:雖說荷蘭人平均國民所得都在80年代超過2萬美元,但它們國家比美國小得多(經濟結構更類似台灣),數位化程度更差得多,他們也和台灣一模樣,都擺盪在製造業快速萎縮、全球化拍案而來的大震盪間,它們的工作者怎麼作自我調適,因此頗值玩味。這次拜訪《富比士》(Forbes)排行榜世界第10大企業荷蘭ING集團的新總部,豁然開朗的心得不少,值得在此報告。

1991年,荷蘭最大保險公司荷蘭國民保險與第三大銀行NMB郵政銀行合併,成立ING(荷蘭國際集團,全名為Internationale Nederlanden Group),算是全球金控整合風潮的先鋒(領先美國花旗和旅行家壽險合併案7年),但嚴格說來一直要到1995年它異軍突起收購英國投資銀行霸菱(Barings),ING才第一次
讓世界熟悉它的名號。

這10年全球金融整合大風行,ING不是規模最大,但整合經營績效卻算是最突出的一員,單以世界級金融控股公司今年上半年獲利數字來計算,ING與英國皇家銀行是其中唯二較去年同期有成長的公司。雖說它規模比不上美國花旗集團,但它6500億歐元的資產管理規模、800億歐元的公司市值,也夠讓台灣金控老闆們嗆口氣的了,尤其它的根據地是在荷蘭——面積和台灣差不多、人口比台灣少800萬。但這裡我們更關心它的工作者如何工作?他們靠的是什麼能力?又如何自我成長?這些的觀察,可能更比單單描述它的企業競爭策略,更值得「升級渴望」中的我們來參考。

‧ 包容主義的有機結果 ‧
先講結論——ING同仁的全球化工作能力,可真是讓人印象深刻。這種能力包含3種要素——多語多工、包容主義(inclusivism)和成長階梯的綿密設計,像厚大的荷蘭三明治一樣,每一層都讓台灣訪客的胃部恐懼或抽搐。
和我們招呼或簡報的每一位ING同事、主管或經理人,都會說流利的英文,一般的荷蘭人都會說荷、法、德、英四國語言,而這兒工作的同事幾乎更是語言天才中的天才。細問他們的出身背景,他們的來歷更是多元,有過去的心理學教授變成今天的企業訓練負責人,有律師成為幕僚長、CEO,也有統計學博士變成區域業務經營者。


要不同業務和不同國家的同仁協同工作,幾乎是世界企業全球化的頭號難題,賓士和克萊斯勒、花旗與旅行家的結合陣痛到今天都還沒結束,就出在這基本環節上。最早建立世界第一家跨國企業(東印度公司)的荷蘭人,顯然經驗就比鄰國豐富,在ING House的新總部大樓裡,處處可見多國籍的員工扮演不同角色,它的首席經濟學家Frederik von Dewall,父親是德裔荷蘭人而母親則是中國人,饒舌的日爾曼姓氏和他的東方babyface永遠引起訪客的好奇;
它的ING商業大學主任是澳大利亞人、亞洲區執委會主席則是美國人;前面提到的統計學家出身在香港,但卻是瑞士人。能讓這麼多國人合作,是ING竭力推廣「包容主義」價值的有機結果。澳洲籍的Stephen Johnson就指出:ING致力維持一種「外向吸納」(inclusive)的企業哲學,而非一般歐洲企業採取的「防空洞」(shelter)式的自我優位主義, ING選擇人才的標準是「高成長潛能」與「才智天賦」,而非種族、膚色和國籍。

過去10年,歐洲普遍身陷於「反成長」的社會聲浪中,這使得歐洲經濟長期屈於美國陰影之下,但荷蘭卻是個例外,在環保、縮短貧富差距等社會主義國家的責任感與經濟成長間,平衡績效出奇地成功。由個體經濟的企業面來看,ING則是這種平衡式成長的代表性企業,它拔擢優秀同仁的成長階梯,十足反映這種雙面兼顧的價值觀(使它獲《財星》雜誌(Fortune)選為「歐洲10大最值得工作企業」之一)。
一位年輕人必須先要有「獨立完成工作」(individual contribution)的能力,才能成為ING同事,
一進入企業內,面前就有6道旅程(passage)等著你:
1.一線經理人(管理指揮)
2.一線經理人管理者(協商妥協)
3.功能別主管(傾聽、說服、妥協、組織)
4.地區企業總經理(傾聽與整合)
5.多國企業管理者(跨文化運籌能力)
6.集團領袖(能策略性規劃未來8~10年企業集團走向)
透過ING商業大學訓練,企業一面要求個人成就感的升級,也一面要求「全球公民」人格的養成,讓他們認識金融業如何透過尊重、幫助、開展的方法,建立「共榮而非征服」的綠色「永續經營」價值。除了別具創意的社會公益(每一位現職或退休的ING人,可以申請1000荷幣的公益贊助),ING House的建築,本身就是一堂價值宣示課程。

‧ 未來,其實就是現在 ‧
由內外兩座玻璃盒子組成的ING House總部,運用地底巨大蓄水池的夏冷冬溫能力,把外部空氣導入地底再循環而上,穿流到兩座玻璃建築之間,不僅節省空調能源,創造了內部5座巨大的原生植物花園,工作者獲得無阻攔的視線穿透,也使企業的活動一目了然。
亞洲執委會主席Fred Hubbell指出:透明(transparency)的概念,既滿足工作者進行創意工作的需求、更環保;也是金融業對自己經營活動的總詮釋:這裡沒有安隆(Enron)關起門式的道德風險。
ING House就位在Schiphol機場到阿姆斯特丹間的A10高速公路旁,這座看似外太空飛來的冰刀玻璃盒子,每一位要由荷蘭進入歐陸玩耍或工作的人都看得見。這幾天我們進進出出好幾次,你不由得嘆口氣:未來,其實就是現在;這個企業內內外外想的事,不就是台灣工作者徬徨中走去的新世界?
. .
1 / 1
Kiss99.Net 版權所有 © 2012  Since 02-Oct.1996
皇潮經略顧問
台灣‧台北市 Taipei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