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晚餐時,只看了一則半新聞。為何是「一則半」?因為便當吃完時,第二則新聞還沒播完。
第一則新聞在檢討經濟部長陳瑞隆於立法院答詢時答覆說:「油價上漲,可以少開車」。主管油價的經濟部是否合宜做出那樣的答覆這本是見仁見智,可以檢討,但該電子媒體卻動員了部會與地方記者大做專題,針對「兩天不開車」的題目大肆批判,卻偏離了「油價上漲」的主題,用意相當明顯。
新聞中,採訪偏遠地區的民眾及職業駕駛們,借用受訪民眾的口來罵官員「不知民間疾苦」,原本為民喉舌的好意應該受到閱聽大眾的支持,但因主題已鎖定在「兩天不開車」,對人不對事的劍鋒甚於明顯,實在令人不敢苟同。
媒體斷章取義,擷取所需,雖然已見怪不怪,但也不需要如此大陣仗宣揚,並把陳瑞隆的財產公佈在這個主題中。公務員的財產雖然攤在陽光下,可是媒體主管的不當引用也是可以被檢討的。
第二則新聞明顯是抨擊漁業署南遷這件事,也用了極長的時段在「旁徵博引」。漁業署該不該南遷?也是可以討論的,但是否該在正常播出的新聞時段中如此大張旗鼓?而且採訪的內容是否適宜?是該媒體主管必須要謹慎的環節。
該則報導提到漁業署員工因為南遷的原因,每人每月可以獲得新台幣二萬元的津貼補助,而且原台北的大樓仍持續支付租金,南遷的配套措施是否得宜,也是可以檢視,重點應該在「漁業署南遷的功能」以及南遷後所衍生的支出是否必要,是否有法源依據等,而不是擴大採訪員工並將重點鎖定在員工的家庭勢必面臨「分離」及離婚與外遇的風險來諳喻媒體對該署南遷作業的不滿。
媒體的立場已在報導中昭然若揭,論廣度不夠廣,論深度不及深,更可笑的是採訪偏遠地區的學校說法,指家長如果不開車接送學童,將導致學童無法到校上學的話來強調對陳瑞隆該段話的抨擊,而且還在螢幕左邊打了偌大的「獨家」兩字。
新聞編輯審度是媒體主管的責任,可否請體媒忠實報導事件本身就好,不要再加上自身的立場,置入行銷,要知道閱聽人是無法被愚弄的。
她的論壇 |
確實講到重點~~現在媒體只愛追八卦新聞~~比綜藝~~ 對於新聞本身顯見問題避重就輕~~失去媒體的重要作用~~ 也許有人情壓力吧~~不懂為什麼會變八卦文化~~ |
他的論壇 |
宣明智事件也大肆報導,媒體的重點鎖定「誰是小四」,卻沒有一家提及宣明智將財產登記給大老婆所涉及的「贈與稅」問題。 李珍妮炫富,同樣也有「稅」捐問題,但媒體著重於八卦,忽略了「實質」,同樣令人扼腕。 婚外情的成因與影響,這題目應該交給談話性節目,或是兩性節目,實不必在新聞時段大幅播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