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雅文共賞
Hits:998
回應:0
推薦:0
引言:King
2007/02/06 21:28
「2015年,賣醬油會比賣晶片賺錢」
永遠快一步,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20年投資不敗
過去20年,他的投資獲利超過250億元;未來,他最看好生技、醫療、材料產業。
文●廖怡景
告別二○○六年,潤泰集團總裁對股東交出漂亮成績單。
潤泰旗下兩家上市公司「潤泰創新」、「潤泰全球」,反應大陸流通業轉投資效益,市值在一年內膨脹一.七倍。加上轉投資的建華金控與台北商銀合併,成為永豐金控,集團市值拉高到一千六百三十九億元,正式超越長榮、遠雄等集團。
同時,在大學兼課教了二十一年書的「尹教授」,還在學術論文之外,出了一本教一般人如何挑選房子的實用書,一方面為自己的營建事業廣結「善緣」,另一方面則是想改革台灣營建業,因為這個行業在他眼中實在「太差了!」
「我是非常喜歡競爭的人,而且歡迎競爭!」坐在潤泰集團總部頂樓、可以遠眺陽明山的偌大辦公室裡,穿著深色襯衫和藍色毛背心的尹衍樑接受本刊獨家專訪,剖析著自己的投資性格。
企業老闆很多種,尹衍樑自認不擅守成、屬於開創型老闆,是能率領部隊進攻的人。
反映在事業布局上,二十八歲,從父親尹書田手上接下潤泰紡織,當時潤紡資產不過新台幣六百萬元。到二○○六年,根據中華徵信所統計,潤泰版圖擴張到金融、營建、物流量販,集團資產達一千四百二十九億元,二十八年的投資,讓家業擴張超過二萬三千八百倍,尹衍樑的進攻速度確實驚人。
玩營建,他要比創新 研發新工程專利,科技手法縮短工期
事業那麼多,但只有營建是自己在管。說到營建,尹衍樑的眼睛立刻亮了起來,「這除了是我的事業,還是我的嗜好,好玩的不得了。」和同業比,尹衍樑不算是賣最多房子的老闆,但卻最會創新、發明,特別在工法上。
分析營建業的五大獲利方法:一、土地;二、廣告行銷;三、財務;四、製造;五、創新和研發。同業不論在台灣或是前進大陸,都想發土地財,論甲買進、論坪賣出,不然就是造鎮,大玩行銷和財務遊戲。但自認保守的尹衍樑卻認為,第四、第五項雖然賺得最辛苦,卻是最需要創新、也最穩健。
為了改善施工,尹衍樑帶著有十八個博士的研究團隊不斷研發專利,目標只有一個:降低技術工的比重到趨近於零,讓過去靠「技巧」(skill)蓋房子的產業,變成靠「科技」(technology)去擴張。他的夢想,是要用生產線來「生產」房子,公司因此定位成「快速整合方案的提供者」。
在潤泰的創新,超過九成以上的專利出自尹衍樑之手。光是專利權,他個人就申請了一百八十七項。這些專利,如今已可替他賺進白花花的銀子,「光是賣三張紙,我就賺了五百萬。」談到今年簽約將預鑄格子工法賣給新加坡建商,這位營建大亨臉上盡是掩不住的得意。 「別人要蓋一年半的房子,我只要一百天就能蓋好。」
在他眼中,蓋房子要能獲利,品質、成本和工期最是關鍵。為了壓縮工期,潤泰蓋房子採組裝方式,尤其是替科技業建廠房,只要能提早完工,等於就是讓客戶可以提前量產新產品,賺到新品上市的超額利潤。
憑著這項優勢,潤泰不僅在台灣替宏、鴻海、甚至是3M等科技大廠蓋廠,現在還登陸成功,要跟著這些科技大廠轉戰全中國。
雖然將營建業務擴向大陸,但對台灣房地產市場,尹衍樑卻是相當樂觀。「通膨已經開始,未來三年,房價下跌原因不存!」對投資同樣嗅覺敏銳的尹衍樑斬釘截鐵的說。
雖然內政部公布的調查顯示,二○○七年台灣房地產將吹「冷風」,尹衍樑卻認為,二○○八年的奧運、加上二○一○年的上海世界博覽會,單是上海就有超過兩千棟大樓正在興建,這些新大樓需要各式建材,龐大的需求抬高物價,將造成通貨膨脹。
面對通膨,台灣的利率卻維持低檔,「一千萬現金存到銀行,一年利息還不到四十萬。」因此,尹衍樑預言,人們為了保值,會繼續投資房地產,況且台灣地產通常是七年一個循環,前一次的不景氣卻把循環拉長到十年,過去三年雖有反彈,但「現在只是暖身期,只要兩岸關係能改善,台灣還有三十年好光景。」
對投資,尹衍樑的判斷,總是比別人快一步,讓他拿過多項第一。
轉投資,他要搶第一 提前卡位特許行業,處分獲利驚人
一九八六年,開放外商保險公司設立,尹衍樑投資的安泰人壽拿到第一張執照;同年,投資光華投信,成為台灣第一批投信公司;二○○六年,潤泰在大陸轉投資的豐沛營造,則拿到台灣首張大陸營造廠執照。
八○年代中期,迅速切入台灣的金融、保險、證券市場,經過十多年的經營,二○○○年開始,尹衍樑先賣掉光華投信,隔年把安泰人壽獲利了結,兩項投資讓他個人和潤泰集團大賺超過新台幣一百六十億元。不僅如此,處分掉光華投信股權後,二○○三年,尹衍樑又把復華投信股權也賣掉,再度獲利十七億八千萬元。
九○年代,潤泰開始大舉進攻物流量販產業,而且是在海峽兩岸同步大舉擴張。二○○○底,為了加速在中國的擴張,尹衍樑將台灣大潤發六七%股權,以每股七十六.九元高價賣給法商歐尚集團,獲利新台幣八十億元。連同前述處分保險、證券業的獲利,二十年間,尹衍樑的投資獲利超過二百五十億元。
投資獲利如此驚人,曾經擔任光華投信基金經理人、現為JF資產管理集團亞太區執行長的許立慶回憶,八○年代在潤泰集團工作時,尹老闆曾經要包括他在內的幕僚研究,找出「現行法令沒有明文禁止,但政府卻還未開放的行業」。結果,找出投信、保險、甲級營造廠等項目,接下來,潤泰集團傾全力向政府爭取、投資這些行業,由於都是特許行業,獲利自然驚人。 曾任潤泰顧問、與尹衍樑頗有私交的達一廣告董事長徐一鳴則認為,過去二十年,尹衍樑的投資幾乎無往不利,關鍵在他懂得投資人脈。
尹衍樑自己則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八○年代以前,台灣經濟幾乎是跟著日本的軌跡發展。「四十歲以前,我去日本上百次。」每次去除了拜訪企業界,還會找經濟學家請教,「只要是日本可以做的行業,那時台灣都有很高借鏡率。」參考日本經驗,讓他決定投資銀行、證券和保險事業。
尹衍樑發現,全球供需出現極大轉變。「九○年墨西哥對美國的出口只有三十億美元,到二○○○年已經達一千二百億美元以上。」消費市場人口變動不大,製造商卻因為中國等世界工廠加入,造成供需失衡。
隨著買方市場時代來臨,潤泰決定放棄製造業,一九九七年開始大舉進軍流通業,因為這是整個生產交易供應鏈的「最後一哩」,「誰能控制,誰就是王。」尹衍樑得意的說著。
至於未來十年,他大膽斷言:「二○一五年以後,賣醬油的會比賣晶片的好。」
看未來,他放眼中國 在對岸辦學,培養人才、建立人脈
因為當中國和印度都富起來時,大量人口對食品、尤其是優質食品的需求,勢必大幅成長。「誰能有效把好東西送到他們嘴裡,誰就會賺錢!」儘管生技業投資風險高,尹衍樑近年卻積極投入,不僅如此,他還看好醫療和建材產業,認為這些是未來最值得投資的幾大產業。
這三大產業不只在台灣投資,大陸的發展空間更大。為了培養這些未來的明星產業。在大陸,尹衍樑持續透過投資教育開始培養人才、建立人脈。
從一九九四年,捐獻一千萬美元在北大成立「光華管理學院」開始,尹衍樑陸續在上海交通大學設立「安泰管理學院」、復旦大學設立「太平洋金融管理學院」,同時間,他在中國全力投資保險事業。二○○六年起,尹衍樑把投資教育的方向,鎖定法學院、醫學院和土木學院。
「社會富裕之後,就是遊戲規則要建立,法律就是所謂的遊戲規則。」基於這樣的想法,尹衍樑去年決定捐獻人民幣一億元,在浙江大學成立「光華法學院」,還請到理律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陳長文負責規畫,其中,五千萬資金已經到位投資硬體,另外五千萬資金則會分五到十年改善這個新學院的軟體。
下一個目標則是在大陸設立土木學院,上個月,尹衍樑和多位台大土木系教授赴大陸參訪了四、五家大學的土木學院,準備挑選一家進行長期合作。另外,贊助醫學院、到大陸開醫院的計畫,也在同步發展。
外人看尹衍樑大舉捐助大陸的大學,是為了培養人脈、建立關係。文化大學歷史系畢業的尹衍樑卻認為這是在「度佛」,是要讓社會持續進步。因為,只要社會進步,商機自然跟著來,因此,未來他每個月會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大陸,為下一個十年的投資獲利,努力奮鬥。
永遠快一步,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20年投資不敗
過去20年,他的投資獲利超過250億元;未來,他最看好生技、醫療、材料產業。
文●廖怡景
告別二○○六年,潤泰集團總裁對股東交出漂亮成績單。
潤泰旗下兩家上市公司「潤泰創新」、「潤泰全球」,反應大陸流通業轉投資效益,市值在一年內膨脹一.七倍。加上轉投資的建華金控與台北商銀合併,成為永豐金控,集團市值拉高到一千六百三十九億元,正式超越長榮、遠雄等集團。
同時,在大學兼課教了二十一年書的「尹教授」,還在學術論文之外,出了一本教一般人如何挑選房子的實用書,一方面為自己的營建事業廣結「善緣」,另一方面則是想改革台灣營建業,因為這個行業在他眼中實在「太差了!」
「我是非常喜歡競爭的人,而且歡迎競爭!」坐在潤泰集團總部頂樓、可以遠眺陽明山的偌大辦公室裡,穿著深色襯衫和藍色毛背心的尹衍樑接受本刊獨家專訪,剖析著自己的投資性格。
企業老闆很多種,尹衍樑自認不擅守成、屬於開創型老闆,是能率領部隊進攻的人。
反映在事業布局上,二十八歲,從父親尹書田手上接下潤泰紡織,當時潤紡資產不過新台幣六百萬元。到二○○六年,根據中華徵信所統計,潤泰版圖擴張到金融、營建、物流量販,集團資產達一千四百二十九億元,二十八年的投資,讓家業擴張超過二萬三千八百倍,尹衍樑的進攻速度確實驚人。
玩營建,他要比創新 研發新工程專利,科技手法縮短工期
事業那麼多,但只有營建是自己在管。說到營建,尹衍樑的眼睛立刻亮了起來,「這除了是我的事業,還是我的嗜好,好玩的不得了。」和同業比,尹衍樑不算是賣最多房子的老闆,但卻最會創新、發明,特別在工法上。
分析營建業的五大獲利方法:一、土地;二、廣告行銷;三、財務;四、製造;五、創新和研發。同業不論在台灣或是前進大陸,都想發土地財,論甲買進、論坪賣出,不然就是造鎮,大玩行銷和財務遊戲。但自認保守的尹衍樑卻認為,第四、第五項雖然賺得最辛苦,卻是最需要創新、也最穩健。
為了改善施工,尹衍樑帶著有十八個博士的研究團隊不斷研發專利,目標只有一個:降低技術工的比重到趨近於零,讓過去靠「技巧」(skill)蓋房子的產業,變成靠「科技」(technology)去擴張。他的夢想,是要用生產線來「生產」房子,公司因此定位成「快速整合方案的提供者」。
在潤泰的創新,超過九成以上的專利出自尹衍樑之手。光是專利權,他個人就申請了一百八十七項。這些專利,如今已可替他賺進白花花的銀子,「光是賣三張紙,我就賺了五百萬。」談到今年簽約將預鑄格子工法賣給新加坡建商,這位營建大亨臉上盡是掩不住的得意。 「別人要蓋一年半的房子,我只要一百天就能蓋好。」
在他眼中,蓋房子要能獲利,品質、成本和工期最是關鍵。為了壓縮工期,潤泰蓋房子採組裝方式,尤其是替科技業建廠房,只要能提早完工,等於就是讓客戶可以提前量產新產品,賺到新品上市的超額利潤。
憑著這項優勢,潤泰不僅在台灣替宏、鴻海、甚至是3M等科技大廠蓋廠,現在還登陸成功,要跟著這些科技大廠轉戰全中國。
雖然將營建業務擴向大陸,但對台灣房地產市場,尹衍樑卻是相當樂觀。「通膨已經開始,未來三年,房價下跌原因不存!」對投資同樣嗅覺敏銳的尹衍樑斬釘截鐵的說。
雖然內政部公布的調查顯示,二○○七年台灣房地產將吹「冷風」,尹衍樑卻認為,二○○八年的奧運、加上二○一○年的上海世界博覽會,單是上海就有超過兩千棟大樓正在興建,這些新大樓需要各式建材,龐大的需求抬高物價,將造成通貨膨脹。
面對通膨,台灣的利率卻維持低檔,「一千萬現金存到銀行,一年利息還不到四十萬。」因此,尹衍樑預言,人們為了保值,會繼續投資房地產,況且台灣地產通常是七年一個循環,前一次的不景氣卻把循環拉長到十年,過去三年雖有反彈,但「現在只是暖身期,只要兩岸關係能改善,台灣還有三十年好光景。」
對投資,尹衍樑的判斷,總是比別人快一步,讓他拿過多項第一。
轉投資,他要搶第一 提前卡位特許行業,處分獲利驚人
一九八六年,開放外商保險公司設立,尹衍樑投資的安泰人壽拿到第一張執照;同年,投資光華投信,成為台灣第一批投信公司;二○○六年,潤泰在大陸轉投資的豐沛營造,則拿到台灣首張大陸營造廠執照。
八○年代中期,迅速切入台灣的金融、保險、證券市場,經過十多年的經營,二○○○年開始,尹衍樑先賣掉光華投信,隔年把安泰人壽獲利了結,兩項投資讓他個人和潤泰集團大賺超過新台幣一百六十億元。不僅如此,處分掉光華投信股權後,二○○三年,尹衍樑又把復華投信股權也賣掉,再度獲利十七億八千萬元。
九○年代,潤泰開始大舉進攻物流量販產業,而且是在海峽兩岸同步大舉擴張。二○○○底,為了加速在中國的擴張,尹衍樑將台灣大潤發六七%股權,以每股七十六.九元高價賣給法商歐尚集團,獲利新台幣八十億元。連同前述處分保險、證券業的獲利,二十年間,尹衍樑的投資獲利超過二百五十億元。
投資獲利如此驚人,曾經擔任光華投信基金經理人、現為JF資產管理集團亞太區執行長的許立慶回憶,八○年代在潤泰集團工作時,尹老闆曾經要包括他在內的幕僚研究,找出「現行法令沒有明文禁止,但政府卻還未開放的行業」。結果,找出投信、保險、甲級營造廠等項目,接下來,潤泰集團傾全力向政府爭取、投資這些行業,由於都是特許行業,獲利自然驚人。 曾任潤泰顧問、與尹衍樑頗有私交的達一廣告董事長徐一鳴則認為,過去二十年,尹衍樑的投資幾乎無往不利,關鍵在他懂得投資人脈。
尹衍樑自己則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八○年代以前,台灣經濟幾乎是跟著日本的軌跡發展。「四十歲以前,我去日本上百次。」每次去除了拜訪企業界,還會找經濟學家請教,「只要是日本可以做的行業,那時台灣都有很高借鏡率。」參考日本經驗,讓他決定投資銀行、證券和保險事業。
尹衍樑發現,全球供需出現極大轉變。「九○年墨西哥對美國的出口只有三十億美元,到二○○○年已經達一千二百億美元以上。」消費市場人口變動不大,製造商卻因為中國等世界工廠加入,造成供需失衡。
隨著買方市場時代來臨,潤泰決定放棄製造業,一九九七年開始大舉進軍流通業,因為這是整個生產交易供應鏈的「最後一哩」,「誰能控制,誰就是王。」尹衍樑得意的說著。
至於未來十年,他大膽斷言:「二○一五年以後,賣醬油的會比賣晶片的好。」
看未來,他放眼中國 在對岸辦學,培養人才、建立人脈
因為當中國和印度都富起來時,大量人口對食品、尤其是優質食品的需求,勢必大幅成長。「誰能有效把好東西送到他們嘴裡,誰就會賺錢!」儘管生技業投資風險高,尹衍樑近年卻積極投入,不僅如此,他還看好醫療和建材產業,認為這些是未來最值得投資的幾大產業。
這三大產業不只在台灣投資,大陸的發展空間更大。為了培養這些未來的明星產業。在大陸,尹衍樑持續透過投資教育開始培養人才、建立人脈。
從一九九四年,捐獻一千萬美元在北大成立「光華管理學院」開始,尹衍樑陸續在上海交通大學設立「安泰管理學院」、復旦大學設立「太平洋金融管理學院」,同時間,他在中國全力投資保險事業。二○○六年起,尹衍樑把投資教育的方向,鎖定法學院、醫學院和土木學院。
「社會富裕之後,就是遊戲規則要建立,法律就是所謂的遊戲規則。」基於這樣的想法,尹衍樑去年決定捐獻人民幣一億元,在浙江大學成立「光華法學院」,還請到理律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陳長文負責規畫,其中,五千萬資金已經到位投資硬體,另外五千萬資金則會分五到十年改善這個新學院的軟體。
下一個目標則是在大陸設立土木學院,上個月,尹衍樑和多位台大土木系教授赴大陸參訪了四、五家大學的土木學院,準備挑選一家進行長期合作。另外,贊助醫學院、到大陸開醫院的計畫,也在同步發展。
外人看尹衍樑大舉捐助大陸的大學,是為了培養人脈、建立關係。文化大學歷史系畢業的尹衍樑卻認為這是在「度佛」,是要讓社會持續進步。因為,只要社會進步,商機自然跟著來,因此,未來他每個月會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大陸,為下一個十年的投資獲利,努力奮鬥。
[ 回應本篇文章 ]
[ 回應本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