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某些成見,社會大眾和科學界視癮好為一把鎖,會將沉溺者鎖入一種逃避不了的行為模式。(SONIA ROLLEY/AFP/Getty Images) |
這種宿命論並非完全為事實,戒癮成功的人其實超過未成功者,而且絕大多數並沒有依靠任何醫療協助。戒癮也許要經過多次嘗試,無法一次就戒除菸癮、酒癮、毒癮,但最終他們仍擺脫了對那些物質的依賴。
從統計資料來看,煙癮是最難戒除的。但大多數已戒煙者既不靠尼古丁貼劑、口香糖,也不靠戒煙團體或催眠術就戒煙成功了。甚至更高比例的海洛因、古柯鹼上癮者及酒精中毒者不靠治療就戒癮了。
改變是自然的,毫無疑問,現在的你和青少年時期相比,行為和認知上是有很大差異的,隨著時間推移,你可能克服或是改善了某些行為。到成年還保有壞習慣是越來越困難了,例如和家人一同去迪士尼樂園並且一邊施打海洛因是不可能的,願意戒癮的人是為了能回到生活常態。
談到戒癮治療時,最有效的治療方法為:將改變的責任還給當事人,強迫越少,成果越豐碩,而生活中其他領域的正向事件也能促使改變的發生。
以美國士兵從越戰返回的經驗為例,越戰中美國士兵使用海洛因和吸毒成癮的情況相當普遍。其中90%的士兵一離開高壓的戰區後也戒除了毒癮。由此可知,沾染毒癮與否端看你所在的環境。
當然,這些士兵不是坐了一趟飛機從亞洲回來後就戒除了毒癮,大部分的士兵回家後都經歷了極大的生活改變,他們離開了焦慮、恐懼和令人厭倦的戰地,回到了家庭的生活環境,形成了新的關係並發展工作技能。
每年,美國會舉辦一次「使用毒品和健康全國性調查」以普遍了解美國人吸毒、酗酒的行為。18到25歲為吸毒酗酒的高峰年齡層。在2002年的數據顯示,18到25歲之間的美國人,其中22%濫用或依賴菸酒毒等物質,而年齡為55歲至59者濫用比例為3%。這些數據顯示,儘管沒有接受任何治療,大多數人因年齡的增長,都克服了藥物濫用或菸酒癮的問題。
1992年,美國國立酒精濫用和酒癮研究協會(National Institute on Alcohol Abuse and Alcoholism)派出人口普查員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調查,受訪者超過42,000人,調查他們過去對藥物及酒精的使用經驗。約4,500多名有酗酒經驗,只有27%進行過各種治療方式,包括參加戒酒匿名團體,而其中有1/3仍然酗酒。
那些從未接受治療者,只有1/4目前被診斷為酒精濫用者。這項研究顯示了兩點:第一,治療不是萬靈丹;第二,治療也並非必要。
這不是表示治療沒有用處。由新墨西哥大學的心理學家威廉米勒(William Miller)領導的研究,收集了一切能找得到的酒精中毒治療數據並做成圖表。他們總結說,主要的治療方式幾乎無法稱之為治療,那只是病人和醫護人員在平常的醫療地點短暫會晤,有時簡短到只是醫生看看病患肝功能的測試結果並告戒其減少飲酒。許多病患因此決定打退堂鼓,不接受治療了。
這種簡短的治療當然也會進化,變得較有結構。現在的醫師也許會過目患者的飲酒量,或者列一張清單來評估其飲酒的問題,然後給與典型的建議並尋求患者同意共同建立目標(通常為減少飲酒,而非完全戒掉)。比較嚴重的酒精中毒病患,醫生會提到特定的治療方式,然後討論選項(如參加戒酒團體、從事不會沾上酒精的活動或使用自助手冊),配偶和家庭成員也可能包含在計畫裡,然後安排日後定期回診,看看進步的情況。
另一個有效的治療方法為增強患者的動機,也稱為激勵面談。這個技巧是將戒酒或減少酒量的決定以及如何找到方法來達成目標的主權丟回給病患。在這種情況下,醫生通常會針對患者自訂的目標來發問,促使患者以自己的價值觀和目標來反省酗酒問題。當病患抗拒時,醫師並不與其爭辯,而是探討病患對改變的矛盾心態,允許他/她自己提出結論﹕「你說想要控制飲酒的行為,但當你飲酒的當下,你又覺得沒有為你所說的話負責,你可以澄清這點嗎?」
米勒的研究小組發現,團體強化的治療對酗酒很有效,它強調個人處理生活的能力,特別是婚姻關係、工作問題(如簡單地找到工作)、休閒規劃和組織社團(如在戒酒團體提供一位搭檔,分享戒酒經驗,彼此提醒)以抵制想喝酒的衝動、應付工作及人際關係上的壓力並建設溝通技巧。
如同在其他生活領域的改變一樣,羞辱或強迫並不能達到戒癮的目的,能允許和提供正向的加強誘因比剝奪個人的自由要更可取,這些技巧能真正導引成功,過程也許並不完美而且艱辛,但這應該是努力的方向。
(http://www.dajiyuan.com)
11/11/2007 6:56:55 AM
本文網址: http://www.epochtimes.com/b5/7/11/10/n1897393.htm